机构动态

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应把握四个关键点!

2022-05-27 来源: 作者:

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是促进和引领旅游行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旅游业今后长期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是旅游行业继A级景区后又一金字招牌。

我国旅游度假区的创建申报全流程为:自主创建——编制申报材料——递交申报材料——材料审核——基础评价——现场检查——审议——公示——公告。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印发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再需要向文旅部申请创建,在度假区递交申报材料后,将直接启动审核与评定流程,申报程序开启前所有的创建工作皆由度假区自主完成。

创建旅游度假区,我们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事前筹划,计划优先

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并不是起意即行的工作,企业需要有明确的创建计划。企业可按照“创建启动——现状摸查——编制整改提升方案——整改提升——自检”的流程拟定创建工作的总体计划,确定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此后,根据各项整改提升工作的工序时长细化时间安排,以确保整改提升工作顺利进行。此外,整改提升后需预留一定时间以备进行质量把控与返工,一切要做到未雨绸缪。

二、找准定位,突显优势

从类型上看,我国旅游度假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山地、湖泊、温泉和滨海型。随着度假区申报数目增加,每一种类型都难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度假区优势进行错位发展,是整改提升工作一个关键的因素。

每一个度假区都有自己的核心资源,可于整改提升工作中根据核心资源定位度假主题,深挖资源,紧扣主题对度假区进行顶层设计;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规模化打造主题产品,差异化打造特色产品,塑造独树一帜的旅游度假区品牌。此举有利于度假区产品成为国内度假产品的强势补充,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度假区核心竞争力。

三、对标对表,补齐短板

现状摸查环节需要对标对表,对度假区进行整体评价。评价后需要统计好分数,分析失分率较高的子项,为编制《度假区创建整改提升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度假区创建整改提升方案》中需重点把握失分项,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补齐度假区短板。

根据整改提升方案制作《度假区创建整改提升方案工作任务分解表》,将整改提升工作逐一落实到度假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真正做到把所有任务分解到位,整改提升中还需要根据进度实时对提升项进行质量把控。

四、先易后难,分类提升

旅游度假区的整改提升工作量大、周期较长,且部分工作较为繁琐。因此,度假区更需要做好《创建整改提升方案工作任务分解表》,根据整改提升方案,将整改提升工作分为“易提升类”、“投资提升类”、“长期提升类”与“硬性失分类”。“易提升类”指较为简单的提升工作,如度假配套设施、餐饮与住宿、服务品质与管理等方面的提升项。“投资提升类”指需要度假区投入资金进行整改提升,如标识系统、环境检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长期提升类”指需要时间进行整改的提升项,如度假产品等。“硬性失分类”指无法通过度假区自身整改而获得分数的提升项,如区域基础与交通可达性等项。

秉着“先易后难,缓急轻重”的工作方式,先开展“易提升类”工作,另安排度假区相关职能部门专职开展“投资提升类”工作,与“易提升类”同时开展;根据总体进度,后开展“长期提升类”工作,并定期进行质量把控;积极与政府沟通是否能提升“硬性失分类”部分提升项,如无法提升需适当选择放弃,集中更多的人力与物力到容易提升的工作项上。

创建旅游度假区能让申报主体单位清晰认知度假区与国标存在哪些差距,通过创建流程,能让度假区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旅游度假区的认定象征着度假区的品质得到国家的认可,对于度假区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都有了质的提升,对度假区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