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民俗旅游与城市形象塑造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非官方的、非精英的习惯、传统及种种生产生活事象的集合体,在一个城市性格泯灭的工业化时代,借助民俗这种草根活动以提升城市形象进而塑造城市性格,已经成为一种热潮。
实际上包括整个世界,以文字形式流传的历史文化多数是官方、精英阶层书写的,老百姓没有话语权,他们的文化是靠着口耳相传的,那么,这就造成历史文化与普通百姓的心灵深处存在隔阂,民俗文化也就成了一种既现实、深切却又边缘的文化形态。另外,全球主义的爆发,也使得这种官方、精英阶层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更重要的,强势的现代文明肆虐全球,直接就将各地民俗给解构了。于是,世界渐渐千篇一律,城市渐渐失去性格,语言、饮食、建筑、习俗渐渐趋同,城市进入了没有记忆的状态。
中国的城市也正在失忆。2.14情人节替代了七夕,圣诞节比春节热闹,端午节被韩国人申遗了,鸟巢、鸟蛋、大裤衩作为地标在首都雄视天下,后海的胡同渐渐住了外国人,中国大学生还在简单认为祭拜是一种迷信,还没结婚的人就在考虑着离婚。种种仪式、伦理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日渐消失,无序性成为现代社会一重要特征。古代说的“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已经成为神话,因为同质化的世界,已经难以让人通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方式来增加阅历和视野。当人们在欢庆北京发达得像纽约的时候,其实也就意味着北京已经不是北京了。学者陈平原认为,中国目前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本土中国与传统中国的理解与尊重。
于是,失去身份的人们开始焦虑,开始寻找身份,也就是说,全球化与民俗化是相伴随着的,只有感受到全球化的危机,才会出现民俗化的认知自觉。在没有全球化的时候,民俗没有被特别看待,在全球化大肆扩张的时候,民俗便需要有了“化”的自觉。抢救身份抢救记忆成了一项重大而急切的工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特别组织了遗产委员会,以法理的形式来主导世界恢复记忆。同时,随着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在逐步得到重视,反映非官方和非精英阶层的民俗文化,也自然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要与官方和精英阶层书写的历史文化形成平等的文化格局。这一点,从敏感的影视作品里面已经看到,草根的、百姓的、乡村的、自然的种种文化符号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作为城市,也逐渐意识到随着个体需求的变化,城市已经必须往个性化方向发展了。这个时候,注意力经济的诞生,有力促进了城市性格塑造进程,开发民俗旅游则成了城市性格塑造的前沿阵地,而民俗节庆则成为这一过程的催化剂。因为民俗节庆是将一系列存在于老百姓生活中的事象、符号进行集中展示,特别是在媒体时代,这一些民俗要素将产生乘数效应而进行扩散,从而影响城市。
城市通过开发民俗旅游,至少有一下意义。首先,从形而上方面讲,“以人为本”的落实,便是要重视老百姓的存在,一个尊重老百姓的城市,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城市,这一点和官方的宣传是一致的。其次,从经济方面讲,工业化已经使得常规社会产品相对饱和,与其分割存量,不如创造增量,通过开发民俗,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蹊径。再次,民俗涉及符号、习惯、色彩、语言、饮食、建筑,通过民俗旅游开发引起老百姓对自身文化的重视,进而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对内而言,增强凝聚力,对外而言,让人印象深刻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技术。
如今,随着“中国民俗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这一文化长城的宣告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潮日渐升温、注意力经济和城市设计的理论积累,以民俗节庆为特征的城市形象工程将会逐步得到深化。像广东、上海已经将文化产业的地位进行政策上的倾斜,两个相对发达地区的做法,也正向人们传达了一种趋势。
在运用民俗节庆塑造城市形象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作为非常态的时点意义上的民俗节庆,它必须根植于常态的时段意义上的民俗活动,所以,民俗节庆要从长远上着手,要明确一点,既然是集中展示,那就有分散展示,分散必须成为常态,这样集中起来才有力度、深度、广度。
第二,在挖掘民俗的时候,要注意民俗的现代诠释,任何和现代缺乏对话的民俗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民俗也正是在这种与现代的互动中迸发活力。像中国传统婚礼偏重喜庆,而西式婚礼偏重温馨,在现代人的普遍心理中,对于爱情,温馨比起喜庆相对来说更加重要,那么,对于婚礼民俗便要吸收一些现代的、外界的温馨元素,进行传统民俗的转化。
第三,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而不是摆设,民俗节庆,切忌陈列式的民俗展示,要在民间营造氛围,让游客走进最民间去感受民俗,将草根体验落到实处,创造一种生活着的文化。
目前,城市形象塑造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民间提取符号、从市井吸取元素,要形成共识,一个以老百姓的生活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城市,必将是一个温馨、活跃、亲近的城市。